您好 ,欢迎您来到邯郸之窗! 
资讯 视频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财经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2000多年前豪华车马坑惊现河北行唐

来源:燕赵晚报编辑:保存2017-06-08 21:00:25
分享:

  车马坑。(翻拍)

  陶罐。

  陶碗。

  陶器。

  □燕赵晚报记者 黄蓥

  说起行唐县南桥镇故郡村这个名字,不少石家庄人都不太熟悉。它位于县城北,看上去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北方村庄。但这里隔几年就要在电视和报纸上露个脸,告诉大家:这里不一般。最近故郡村又火了!起因就是这里发现了鲜虞或早期中山国等北方族群的贵族墓地。昨天记者前往现场一探究竟。

  发现

  既有春秋贵族墓还有战国居住址

  千年古县行唐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尧自唐(今定州北唐城村)赴平阳即帝位(公元前2357年),南行历此地,因名南行唐。夏商周时分属并州、冀州。春秋时,属鲜虞国。战国初属中山国,赵灭中山(公元前296年)后,属赵国。赵惠文王八年(公元前291年)建南行唐城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析真定置南行唐县,治所就在今天的故郡村。

  此次出土鲜虞或早期中山国等北方族群的贵族墓地的故郡墓地就位于故郡村北,居址与墓地共存。目前确定墓地南北长500米、东西宽约1000米,面积约50万平方米。2015年至2017年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家庄市文物研究所、行唐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墓地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及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5000平方米,清理东周时期墓葬29座,车马坑(殉兽坑)5座、灰坑140座、水井20眼。

  各类遗迹年代集中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出土青铜容器、兵器、车马器以及金、玉、水晶、陶、石、蚌、角等各类遗物近千件。遗址还发现有灰坑、灰沟和水井,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板瓦、半瓦当等建筑材料。这些遗迹年代相对集中,以战国早期的遗存数量最为丰富。目前初步认定,该墓地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贵族墓地以及战国早期的居住址。

  抢眼

  河北地区保存最好的车马坑挺豪华

  昨天记者赶到考古现场后发现,一条小路东西两侧有两块发掘区,其中西侧发掘区的南部两个车马坑最先进入记者视线。

  正在现场的项目负责人、河北省文研所研究员张春长透露,东边较小的1号车马坑已发掘完成,它西边的2号车马坑正在发掘中。“1号车马坑发现一车三马,马头向东,车舆仅存残底。车轮放置在车轮槽内。马头部有石贝络饰;2号车马坑呈东西向,长约21米宽4米左右,坑底中部两侧各有一个壁龛,内各殉一成年男性。坑内目前确定有4车16马,一辆车配4匹马,马头也是向东。马匹杀死后摆放在系驾位,每辆车的骖、服马络辔装饰基本相同,但不同车的马匹装饰则差别明显。坑东侧还有牛头、羊头和羊蹄等殉兽。”

  车马随葬制度是我国古代丧葬文化中重要的礼仪制度之一,仅用于卿大夫或奴隶主贵族中的一部分人。西周时墓主身份与随葬车马数的对应关系有严格规定,逸礼《王度记》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2号车马坑的配置足以证明墓主人身份非同一般,“接下来我们将勘探寻找墓主人。”

  这两个车马坑极有“个性”,张春长说一般车马坑配备马匹数量为偶数:“偏偏1号车马坑是3匹马;2号车马坑有人殉现象,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殉人已经比较罕见。而且2号车马坑保存状况和规模都很有震撼力,是河北地区目前保存最好的一例。”

  积石墓葬有士大夫级别的贵族

  在西侧发掘区的西北部,记者看到东西向排列的三个古墓,地表以下四五米的墓穴四壁砌有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齐瑞普介绍说这叫积石墓,此次故郡墓地发现的29座墓葬中多数为这种积石墓,少量为土坑墓:“这一带曾有河,河滩有很多鹅卵石,积石墓一般就是就地取材,用鹅卵石砌壁并封顶,这是戎、狄等北方游牧民族埋葬习俗之一。”他还表示积石墓多呈东西向,部分东侧还有殉兽坑,“墓葬皆为竖穴,个别有腰坑,葬具有一棺一椁、单棺和无葬具三类。殉兽坑里殉葬牛羊头蹄。”

  此次发掘中级别最高的一座积石墓出土有7件青铜器和十余件(组)饰品,“陪葬品里青铜器有鼎、壶、豆等,饰品则有玛瑙环、水晶环、玉佩、水晶珠子、金耳环、绿松石珠等。由于前期盗扰严重,陪葬品不算多。而且墓主人的骸骨已经朽烂,初步推断最少是士大夫级别。”

  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等,结合史籍记载以及同时期的考古资料,考古工作者初步认定,这些墓葬的主人多为鲜虞、中山贵族。

  价值

  填补同时期考古及历史研究空白

  “这个发现我觉得十分重要,这个应该是高等级的墓葬,比起中山国整个时代要早。对于研究从鲜虞到中山的历史发展,我觉得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近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河北省文研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十余家学术机构的50余名专家齐聚行唐,对故郡墓地的价值和发掘工作给予肯定,其间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这样说。

  专家认为,两年的考古工作所揭示的考古遗存面貌和特征鲜明的葬俗,显示这处墓地的年代属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活动于冀中地区的鲜虞或早期中山国等北方族群的贵族墓地,其发现、发掘及多学科综合研究,可以填补同时期考古及历史研究的空白;也将为探寻同时期冀中地区国族分布格局、埋葬制度、器用习俗等提供重要的资料。将会为滹沱河、唐河一带同时期遗存的性质与族属判定,以及对北方地区长城沿线至伊洛地区的古代戎、狄民族进行比较研究,探索早期戎狄人群历史文化、经济生业,华北地区戎狄人群华夏化的过程,乃至东周时期北方国家的相互关系,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形成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令石家庄人颇感兴趣的是,此次考古将令我们这个地域老祖先的身影更加清晰。都知道春秋时行唐属鲜虞国。公元前11世纪,殷商子姓氏族建鲜虞国,商亡周立后,一支“逐水草而居”的姬姓狄人再建鲜虞国,疆域包括现在石家庄大部、保定一部等。其后晋灭鲜虞。鲜虞人后来去了哪里?有专家称鲜虞国与人称“战国第八雄”的中山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迄今仍无定论。

  对此,张春长表示这也是行唐故郡墓地考古的课题之一,“这里的内涵十分丰富,譬如遗址发现的陶片上有一些龙山和仰韶文化元素,表明这里历史悠久;再譬如鲜虞和中山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发掘来证实。遗址本来是废墟,考古人的目的是把其中的文明元素提取出来,然后还原当时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他还透露行唐故郡墓地的考古发掘可能要持续5到10年。

关闭
关闭
资讯 视频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视频

地址:邯郸市水院北路甲23号 客服热线:400-707-4888 经营许可证:030030号
邯郸之窗  www.lagcwx.com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在线交流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通信管理局ICP证:冀B2-20080045 冀ICP备1201550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