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种出“黄金米”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正)“中秋节期间,俺家小米累计10余万斤,公司的仓库都卖空了。”9月23日上午,在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永年区广府专场现场,“紫山怀”小杂粮产品展区挤满了顾客,紫山怀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晓国顾不上擦拭满脸汗珠,边忙碌边介绍。
邯郸市永年区西部的太行山丘陵地区,自唐代起便有种植旱地谷子的传统。当地坚持古法种植,从播种到收割全部人工作业,尤其讲究“四次锄耧”,谷物充分吸收土壤中特有矿物质,孕育的小米色泽金黄、颗粒小而饱满,被誉为“黄金米”。
近些年来,年轻人进城务工增多,种地人口锐减,土地逐渐撂荒,且古法种植费时费力,渠道又局限在周边区域,优质米卖不出好价钱,传统谷物种植面积逐年萎缩。
“‘黄金米’成了‘土谷子’,必须打造咱自己的品牌。”2015年,嗅到商机的张晓国辞去国企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开始创业。他先后注册“紫山怀”“回楼春”等小杂粮系列品牌,坚持古法种植,免费向村民优质谷种,并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6元至1元的价格收购,搭建起“企业+合作社+农户”新合作模式,种植规模逐年递增。
“品牌引领、品质保证、品种优先”的思路,为农户增收打开了“致富门”,从起初3000斤的销量,到如今年30余万斤,仅“紫山怀”小米就带动了13个村庄百余户村民增收,年增收达20余万元。
如今,紫山怀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的小杂粮种植基地已发展至800余亩,不仅在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创建品牌店,还投入资金搭建了微店和官方网站,通过现代化物流,让产品远销全国各地。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张晓国又将目光聚焦到这片“蓝海”,在永年区张边、王边等美丽乡村设置柜,扩大市场。
“黄金米”的崛起并非孤例。近年来,邯郸将发展品牌农业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品牌战略,全市重点打造了强筋小麦、优质谷子、精品蔬菜、道地中药材、沙地梨、优质生猪、优质蛋鸡、高端乳品等8个重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农业生产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全面提升农业供给侧质量和效益。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78个,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2个、全省“一村一品”专业村1137个,农产品品牌价值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