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统筹规划教育布局,夯实优质均衡发展基础。该区出台《教育体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教育布局规划调整方案》等系列文件,形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的“总框架”“时间表”“线路图”。高标准谋划占地2500亩的北部教育园区,区直幼儿园、滏北小学等13所学校相继落地投用。将基本公共教育投入纳入财政体系,加大教育投入、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全面落实配套资金,保障区域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
坚持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提升优质均衡发展水平。该区将实现教育公平作为优质均衡发展的核心,把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全区教育总体规划。三年来,累计投入26.84亿元,全面实施了“四大工程”。实施城镇教育扩容提质工程,在城区新建投用中小学幼儿园13所累计新增学位20540个,有效解决主城区中小学大班额和入学难问题;实施乡镇教育提质增效工程,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11所,农村学校、幼儿园均高标准实现了建设标准化、办学规范化;实施智慧教育示范工程,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全区所有学校均实现班班一体机、智能化教学全覆盖,7所学校获评“邯郸市智慧校园”;实施师资均衡配置工程,在推行“送教下乡”“结对帮扶”的基础上,按照“优质带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思路,超前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行动,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薄弱学校流动,基本实现域内城乡、校际优质师资均衡配置。
坚持改革创新教育机制,深化优质均衡发展内涵。该区坚持管理发展同步、优质资源同享、群众所需同应。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教师编制、生均公用经费、基本装备配置“四统一”。在资金投入、学校建设、师资调配、评职评先等方面最大限度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集团化办学、校长交流等措施,有效缩小城乡、校际办学差异,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密切区域内学校之间联系,打破城乡壁垒,共享优质资源,实施音体美优秀学科教师定期“送教下乡”。今年以来,已开展送教活动110余次,培训教师60余人,覆盖学校20余所,进一步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全区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服务学生5.15万名,在指导学生完成或基本完成作业基础上,开展内容丰富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成长需求。全区1.2万余名农村小学生免费享受营养餐,35辆校车服务19个学校1200余名学生,覆盖71个农村社区。